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9月11日,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5级研究生赴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开展主题实践研学活动。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和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
在金岭红馆,师生们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重温了革命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播撒的革命火种和铸就的精神丰碑;在瞻仰烈士纪念碑时,默哀致敬,表达对革命英烈的崇高敬仰;当大家穿越那条依靠当地群众一锄一镐、历时近20年艰苦挖掘才打通的长达1000多米的“金岭洞”时,看到了“愚公移山”精神的真实写照,也切身感受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强大精神力量。
探访绩溪县博物馆的过程中,师生们在“历史沿革”“名人先贤”“红色记忆”等展区,深刻理解了绩溪作为“徽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历史积淀,以及当地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奋斗历程,进一步认识到红色精神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深化了对“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根基”主题的理解。
本次实践研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皖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针对新生组织的一次社科普及活动。学院通过精心设计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充分利用身边的党史资源这一生动教材,以史感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引导新生从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奋斗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文:陆令可、赵航飞;图:刘洋、梁欣妍;预审:裴利萍;审核:刘伟)